新聞資訊
2021-07-15
近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建設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而在更早之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國碳市場將在7月擇機啟動上線交易。
碳排放權交易機制
中國碳市場即將落地的消息傳來,業界人士相當振奮:這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但也有不少人對“碳排放權交易”概念比較陌生。
碳排放權交易,即碳交易。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具有負外部性,本著“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排放主體需要對其行為承擔后果并付出相應的成本,碳交易順勢而生。這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將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的行為。
這個游戲規則并不復雜,政府確定排放水平,市場供需決定碳價。政府會分配給企業一定的碳排放配額,是企業每年能夠無償排放的二氧化碳上限,1單位的配額代表1噸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如果實際排放量超過規定的額度,就需要在市場上購買來補齊缺口。而排放低于配額的企業,則可以將過剩的額度拿到市場上賣掉換錢。我們假設,A企業有核定60萬噸的碳排放量,但它通過節能減排,最終僅使用了50萬噸的排放量,則其富余的10萬噸碳排放量就可以拿到交易市場交易配額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售賣。同理,B企業擁有政府核定的50萬噸碳排放量,但卻排放了60萬噸,那么B企業就能夠在碳交易市場購買A企業或者其他排放富余企業的碳排放權了。
目前中國碳市場上有兩種基礎產品可供交易,一種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另一種是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1個CCER等同于1個配額,可以抵消1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
十年磨一劍
我國碳市場布局已久。早在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率先開市;此后至2014年5月,7個試點地區碳市場全部啟動交易。2016年,非試點地區新增兩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福建碳市場啟動,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開始中國核證自愿減排(CCER)交易。
2014-2020年,我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量整體呈現先增后減再增的波動趨勢。其中,2020年全年,我國碳交易市場完成成交量4340.0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長40.85%。
而“賣炭”是真的能賺錢的,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截至2021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根據中國碳論壇及ICF國際咨詢公司共同發布的《2020中國碳價調查》的數據,到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將達到2840億元,如果后期推出期貨等相關衍生品,那么規模還將被放大數倍。
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蓄勢更待發
雖說目前全國碳市場選擇發電行業為突破口,但隨著碳市場的發展,必將擴大其覆蓋行業范圍。據業內人士透露稱,“十四五”期間,石油、化工、建材等重點能耗行業也預計將被納入到碳市場,這意味著一大批環保企業將會受到資金的熱烈追捧,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企業更有機會躍身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員。
事實上,對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是企業提前布局掘金“碳交易”市場的有力舉措,是城市發展的剛性需求,更是國家要實現“雙碳”承諾的重要途徑。
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領域,南方路機早就已經開始實踐,并且有能力為項目更好地落地和發揮多重效益保駕護航。
技術上,南方路機貫通上下游的再生骨料再加工,不僅可以提供整合產業鏈初級再生產品的免燒磚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備提供生產深度再生產品的再生混凝土、再生干粉砂漿、再生穩定土等整體解決方案。此外,南方路機連接固定處置和移動處置,針對性解決客戶的初級加工與深度加工、固定處置與移動處置、永久工廠與臨時處置場等關系的協同平衡。
在項目實踐方面,南方路機已有多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建筑固廢資源化處理再生循環經濟產業園落地,為推動當地建筑垃圾回收資源化處理產業的規模化、綠色化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未來,南方路機將繼續攻關先進解決方案,賦能高端裝備,為潛心布局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領域的企業提供創新技術、創新設備,助推產業的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