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2016-03-01
前言:
去者不留,未來已來。
這大概是對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今后發展的普遍感受了。
空前嚴峻的市場環境,持續低迷的業態,讓每一個身處工程機械行業的人都深感焦灼和擔憂,
未來工程機械行業將如何發展,走向何方?
在這個中國甚至全球產業不確定的時刻,業界領袖的視野、預見以及行動,
無疑能夠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更清晰地看見未來,更透徹地理解未來。
就此,中國工程機械雜志記者采訪了福建南方路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慶熙先生,向我們展現了作為一家專注工程攪拌近20年的民族企業,作為一名工程機械領域從業四十多年的資深業者,如何用對本業執著、對技術追求極致的執念去經營攪拌事業,打造專業級攪拌品牌。“專業化領域只有專業性企業才能做好”,“耐住寂寞,才能等到春暖花開”,這似乎是對不定的未來好的應對之策。
本文摘自《中國工程機械雜志》1月刊文章——縱論2016年中國工程機械產業
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而言發,所有參與者都必須認清的一個現實是:未來三五年,市場不太可能真正地變好;制造商對于今后發展,對于挑戰化解,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盡管處于低谷,但中國依舊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即使未來幾年不增長,或者微增長,這樣的大局也不太可能改變。
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要熬過這場苦日子,不能等待市場來救自己,等別人來救自己;要靠自己去改變。中國企業之前信奉的規模理念,在過去可能還有用武之地,但是未來不行了;一味靠規模企業做不長久,今后的競爭依靠的是技術,是過硬的產品和品牌。
為什么?因為中國經濟、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在轉型,在升級,高質量的建設才剛剛開始,高質量的需求也才剛剛萌動;未來,制造商要滿足的是這種高質量需求;所以企業必須從規模競爭轉向品質競爭。現在回望過去,之前企業很熱衷的價格戰,其實是一種浪費,浪費了企業辛苦積攢起來的資金、資本,當然也浪費了客戶需求。看看行業,之前價格戰打得最 激烈的企業,目前的發展境況一定不太好;不盡快轉變這種思路,企業一定會死于價格競爭。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國內市場趨緊的背景下,正在加快海外拓展步伐。走出去是好事,但是怎么走出去,值得思考。全球范圍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至少是某些細分領域,目前仍然是處于中低端位置,和世界頂級水平之間的差距可能“肉眼”看不太清楚,但如果細化到基礎工業水平、制造水平、技術體系、配套領域,這些差距就會被放大很多。在市場喧囂,企業規模快速擴張的前幾年,大家對這種差距的認識并不客觀,甚至有些“自大”;近段時期,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隨著國際化的深入,企業在此已經冷靜很多,已經開始更實際地思考解決辦法,付諸行動。
其實無論在全球還是中國,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產業,一種最樸素的哲學就是——“耐住寂寞,認認真真做產品,認認真真對待技術,認認真真對待創新”,這才是實業的根本。在國內,本土制造企業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做好產品,積累好技術之后,中國制造的海外之路才會更加寬闊。”
作為一個專注于攪拌設備(混凝土攪拌、瀝青攪拌、干混砂漿攪拌)領域的制造商,南方路機在此耕耘已久,并一直將目光牢牢聚焦于這個窄眾市場。在這個領域,我們的心得是:以混凝土攪拌設備為代表的細分化、專業化市場,一定只有專業化企業才能夠做好,做透,做扎實,做持久。全球范圍內,卡特彼勒、小松、日立、沃爾沃建筑設備,這些主流的綜合性制造企業都沒有進入混凝土設備領域,這就是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論據。